拨开荷叶行,寻梦已然成。仙女莲花里,翩翩白鹭情。
IMG-LOGO
主页 文章列表 明明不喜欢,却总在讨好别人?三个方法彻底改变“讨好型人格”

明明不喜欢,却总在讨好别人?三个方法彻底改变“讨好型人格”

白鹭 - 2021-11-10 2326 0 2

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,他们从来不知道如何拒绝别人。

朋友缺钱时,总是会第一个想起他。

同事们找他帮忙,他会放下自己手上的活儿,先替别人完成工作,有时还把自己搞得很狼狈。

对待恋人,他们总是无条件满足对方的要求,而轮到自己时,却总是没有任何诉求。

我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的人。

周围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一个“好人”,只有他自己感到不快乐。

其实他并不想成为一个“好人”。

然而每当别人提出要求时,拒绝对方产生的恐惧感,就会占据他的大脑,逼他立刻做出讨好的行为来缓解焦虑。

事实上,这种讨好行为,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防御机制。

它通常可以追溯到童年和父母之间的关系。

在一些案例中,儿童由于缺乏父母关爱,会渐渐出于对爱的渴望来讨好父母,以此换回他们的积极回应。

同时,拒绝父母意味着惩罚与批评。

久而久之,为了获得心灵的平衡,这样的人际关系模式,便深深印入到他们的无意识中,形成了对所有人际关系的原型。

明明不喜欢,却总在讨好别人?三个方法彻底改变“讨好型人格”

那么如何才能跳出这种恶性循环的人际关系模型呢?

根据心理咨询的一般流程,这里有三个方法或许可以帮到你。

第一,找出原因

由于防御机制是童年时期创伤的遗迹,它必然包含着防御的情景。

通常这一情景会被意识排除在外,因此我们只能通过潜意识,来搜寻它的线索。

当拒绝别人引发的焦虑出现时,我们不妨立刻静下心来,开始捕捉潜意识的流动,并试着问自己,是否联想到了什么别的场景或是童年记忆。

通过对潜意识进行挖掘,我们可以诠释出隐藏在表面矛盾行为背后的真实含义。

随后用意识适当干预无意识的行为。

第二,勇于实践

找到原因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,还需要勇于做出改变。

在心理咨询中,治疗师有时会采取面质的方式,逼迫患者直面内心深处的恐惧。

在恰当的时刻,直面冲突是迫使患者走出自我界限,重塑人格的唯一方式。

明明不喜欢,却总在讨好别人?三个方法彻底改变“讨好型人格”

第三,找寻一个值得信任的人

在不少案例中,患者之所以善于讨好,是为了回避真实的人际关系。

在患者的人际关系模型中,真实的人际关系只会带来失望和伤害。

然而,想要彻底治愈讨好型人格,我们就必须试着去相信一段关系。

它可以是和恋人的关系,和朋友的关系或者和治疗师的关系。

只有一段稳定的关系,才能让我们渐渐发现,拒绝别人并不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。


标签:

0 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的字段已做标记 *